跟踪科研前沿 生态控制害虫

——杨广事迹介绍

杨广,男,1973年11月出生于福建尤溪。1995年毕业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于2000年在加拿大Nova Scotia农学院留学一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任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期间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拿大Nova Scotia农学院做访问学者。现为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系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建省昆虫学会副秘书长,《生物安全学报》编委。

1.教学工作

杨广同志留校后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承担了园艺学院的《园艺昆虫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昆虫生态学》,生物安全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安全导论》和《试验设计与论文写作》课程,并承担了校公共课《国际通用软件SPSS入门》;承担了研究生的《昆虫学专题》、《农药残留分析》、《农药环境毒理学》和《SPSS统计分析》。在本科教学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国外的经历和体会有机结合到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辨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正确理解,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研究生,注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注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知识、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科研工作

杨广同志在教学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科研工作。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黑芥子酶基因在十字花科蔬菜防御小菜蛾中的作用(30600403)”和“小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RNAi 研究(3097192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mRNA水平下小菜蛾诱导的蔬菜抗虫性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dsRNA 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杀虫作用(2011J06007)”,以及“863”项目2012AA101505的子课题、农业部948项目(2012-S1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科技专项、福建省青年人才创新项目、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项目、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科技计划项目等。并参加了国际合作、国家“973”、科技支撑、基础性调查、转基因专项和农业部行业公益性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杨广博士注意跟踪国际科研前沿,主要进行昆虫化学生态学和昆虫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互作研究方面,以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蜂三级营养系统为对象,明确了挥发性物质在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小菜蛾绒茧蜂三级营养系统中的重要通讯作用,以及昆虫触角在接受化学信号中的作用,揭示了温度胁迫、时间节律对蔬菜挥发性物质释放及其功能的影响;以烟草和烟蚜为对象、阐明了烟蚜取食诱导烟草挥发性物质的释放规律,以及挥发性物质各组分对蚜虫的生物活性,为挥发性物质在烟蚜的控制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2)植物诱导抗虫性的分子研究方面,利用DDRT-PCR和mRNA表达谱技术分析了蔬菜被小菜蛾取食后的表达谱变化,为蔬菜上诱导抗虫基因的克隆打下了基础,这方面的研究内容被鉴定为国际领先;研究了十字花科芸苔属蔬菜中的自我防御系统,即硫代葡萄糖苷-黑芥子酶系统,以49菜心、包菜和芥兰为材料,克隆了3条黑芥子酶基因片段,Genbank的登录号为AY957578、AY957579和Y917099,并得到49菜心的黑芥子酶基因,Genbank的登录号为AY917099,通过RNAi抑制表达的方法,研究黑芥子酶基因在蔬菜防御害虫中的作用,并培育抗虫转基因作物,研究结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3)昆虫功能基因及其RNAi研究方面,克隆了黄曲条跳甲精氨酸激酶和气味受体蛋白基因,体外注射dsRNA,明确了精氨酸激酶基因RNAi的杀虫效能和气味受体蛋白RNAi对行为的影响;克隆了小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通过喂食体外合成dsRNA,明确了小菜蛾精氨酸激酶基因RNAi的杀虫效能,并进一步构建表达dsRNA的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大肠杆菌,为进一步应用RNAi技术控制小菜蛾打下了基础。

(4)害虫生态控制方面,充分利用植物对害虫的引诱和拒避特性,建立了“pull-push”策略的害虫控制关键技术,并明确了挥发性物质在“pull-push”中的作用;参与集成了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生态控制体系,制定了福建省地方标准3项;另外,还利用GC、GC/MS进行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茶叶的气味物质的鉴定和茶叶害虫的生态控制等,在茶叶的无公害生产中做出了积极贡献。2005年以来,杨广博士参与的蔬菜害虫生态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在我国南方主要蔬菜产区的11个省市推广应用,示范推广914.5万亩,新增产值12.90亿公斤,节约农药费用和人工费用5.11亿元,总经济效益18.40亿元。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论文38篇,其中SCI论文7篇;论著3部;会议论文8篇,其中4篇在国际会议上交流。培养硕士生15人。

3.科研平台建设和学术交流

在教学和科研之外,杨广同志还积极参与科研平台的建设。他作为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负责研究所日常管理和基础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已有一座2750平方米的研究大楼,建设有多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一个田间工作室,2个实验基地;与国内外研究单位和专家学者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参与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的申请,获得农业部的批准建设,杨广同志被任为实验室副主任。另外,他还参与了福建省昆虫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等学校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产品安全研究平台、福建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平台、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武夷山试验站的建设与管理。

杨广博士在学术交流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参加承办了2006年在武夷山举办的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生态控制学术研讨会,2007年在福州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会议,2009年在福州举办的生物入侵国际会议。他与华南农业大学陆永跃博士共同作为会议主席筹办了于2012年7月24日在武夷山召开的首届全国青年昆虫学科技工作者创新论坛。

4. 奖励和荣誉

鉴于优秀教学和科研工作,杨广同志先后获得了一系列奖励和荣誉。2001年,获得福建农林大学和加拿大Saint Mary大学联合颁发的CIDA项目表扬证书;2002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2005年获福建农林大学“2001-2004年度科研贡献奖”;2006年,参加的科研项目2项通过成果鉴定,1项通过项目评审;2007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二等奖1项,排名第五;2008年5月获得了福建农林大学“优秀青年”称号;2011年7月获得了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1年12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2012年5月获得了福建农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他所参加的研究团队2011年2月获得了科技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2012年5月获得了第九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

Copyright © 200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4284号
主办单位: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电话:0591—87532781/87532925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东湖大院 邮编:350001 技术支持:影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