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治为主破解森林病虫害难题——记林业科技先行者刘巧云

——刘巧云事迹介绍
刘巧云,1985年毕业于福建林学院森保专业,现任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处级调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和防治技术推广上勤奋工作近30年,做出较好的成绩。
技术攻关 防范为先
   1996年,毛竹叶螨在我省主要林区大面积发生,造成竹叶脱落、竹笋产量大大减少、竹林逐年衰败,大大挫伤了林农育竹护林积极性。为帮助农民解决防治螨害和增产增收问题,刘巧云联合省农科院、英国、日本等国内外农业螨虫专家,主持开展省重大项目《毛竹叶螨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技术攻关,共调查鉴定我省毛竹林益害螨63种,发现了新种10种,新纪录种22种;自主研发“竹螨灵”药肥和人工饲养捕食螨投放竹林,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控制了毛竹叶螨的猖獗危害。研究以“以螨治螨”、竹腔注射和施放药肥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农民增收1800多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立项研究  示范先行
   为了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应用水平,让广大林农受益,农民增收,竹山增产,2001年刘巧云申请主持了国家林业局《毛竹叶螨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项目。通过4年努力,在全省9个设区市24个市、县(区)建立起26个防治示范片,累计推广防治11.37万亩,防治效果达85.6-97.1%,有效控制毛竹叶螨的大面积危害,竹山平均每亩增收158.3元。举办了各类各层次培训班23期,培训干部2351人,林农9850人,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普遍掌握了毛竹叶螨综合防治技术。
钻研学术  提升能力
   刘巧云在1998年至2008年期间,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五项,其中,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六);2007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九);2004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2000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1998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刘巧云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3篇,10多篇论文被省林学会、森保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008年主编的《竹类病虫害诊治图谱》一书,广泛应用于毛竹产区,还远销台湾,深受好评。
   刘巧云不仅在科研工作做出成绩,而且在植物检疫工作上,也兢兢业业,求实创新,做出了一定成绩。2003年以来,在联合有关部门创新检疫机制、加强检疫执法防止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森林病虫害传播扩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执笔起草的福建省林业厅、省经贸委、省通信管理局《关于加强省外调进松木包装材料检疫监管的通知》文件被国家林业局认为在机制方面有较大突破创新,转发全国各省作为经验借鉴。2008年-2010年组织全省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带领执法人员3次从省外调入的松木包装材料上查获松材线虫活体,1次从本省违规调运的疫木上查获松材线虫活体,多次成功拦截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入侵和危害,减少了生物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有效保护我省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科研出色、工作突出,刘巧云多次受到国家、省级部门表彰。2001年荣获“全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2002年获得“第六届福建青年科技奖”、“第八届运盛青年科技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全省林业科技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Copyright © 200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4284号
主办单位: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电话:0591—87532781/87532925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东湖大院 邮编:350001 技术支持:影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