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科研 严谨教学

——杨晓煜事迹介绍

杨晓煜,男,1972年11月出生,福建连城人。2004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 2006年和2010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2011年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积极科研

杨晓煜教授主要从事胚胎生殖工程和表观遗传方面的研究,长期处于科研第一线,放弃了休闲,放弃了周末,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科研;“创新”一直是杨晓煜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追求,他思路敏锐,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常常提出令人想不到的“新意”;“严谨、求实”是杨晓煜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贯作风,他不放过实验中的任何蛛丝马迹,以严肃、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支持与协作下,杨晓煜教授在科研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1) 探讨重构胚的首次卵裂时间与重构胚的体内外发育能力的

关系

1997年“多莉”羊的诞生向人们展示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克隆)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后,相继有多个物种的体细胞克隆动物诞生,但是,体细胞克隆的总体效率仍极低。因此,提高克隆效率,探讨克隆机制成为核移植领域中的研究重点。杨晓煜教授敏锐地觉察到重构胚的首次卵裂时间与重构胚的体内外发育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照,证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此研究有助于通过观察重构胚的首次卵裂时间来选择植入“寄母”子宫内的重构胚,提高妊娠率和出生率,从而提高体细胞克隆效率。

(2)探讨不同个体来源的核受体影响克隆效率

核受体卵母细胞在体细胞核移植中具有提供重编程因子,使供体核去分化的作用。杨晓煜教授利用不同动物个体所提供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胞质探讨不同个体来源的核受体对克隆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研究显示:重构胚在囊胚发育上显示出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研究说明不同个体来源的卵母细胞可能影响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

此研究在实践上有助于可选择那些卵母细胞发育能力高和重编程能力强的动物个体作为核受体的供体来进行体细胞核移植,从而提高体细胞核移植效率。

(3)探讨传代培养影响核供体成纤维样细胞的基因印迹

当前许多克隆胚胎及克隆动物表现出来的异常表型与印迹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核供体细胞(亦称供核细胞)的印迹状态并没有获得正确的重编程。因此,供核细胞的印迹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体细胞克隆效率,选择合适的供核细胞是提高克隆效率的有效方向之一。供核细胞的传代培养是众多有关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和研究所必须的。Grb10是母本等位基因特异表达的重要印迹基因,杨晓煜教授探讨了传代培养对成纤维样细胞Grb10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培养代数的增加,印迹基因Grb10表达水平及表观遗传修饰发生改变。

本研究一方面增加了印迹基因Grb10在传代培养细胞中表达方面的研究资料,同时为体细胞核移植中基因印迹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为核供体细胞的选择及后续的基因印迹研究奠定基础。

杨晓煜教授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项基金和省人才创新基金等课题;在国际杂志发表多篇SCI科研学术论文;参编著作多部(科学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成果评审时所有函审专家不约而同均得出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类似表述,在2010年度福建省医学科技奖评审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此外,杨晓煜教授还获得2008年度和2011年度福建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第八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和2010年第九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认真教学

杨晓煜教授教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课前充分认真备课,研究设计好教学方法,备好教具,除熟读教材外,还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参阅相关书籍和杂志,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丰富详实,表达多样,主次分明,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课堂上,因材施教。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或幻灯简洁清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活泼,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同时能在讲课中,适当引用现实和临床上的生动实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课后,经常与学生交谈,反馈教学效果;同别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及同事的好评。

他严格贯彻执行“教书育人”的方针,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将人生观、价值观和医德医风的教育与本学科的教学实践结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技能以及科学方法、态度和精神。在认真消化课本知识和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讲解本专业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使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透彻理解和灵活应用;使学生掌握专业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端正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杨晓煜教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如《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医学模式与哲学》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参编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临床医学生殖医学方向卫生部规划教材。

Copyright © 200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4284号
主办单位: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电话:0591—87532781/87532925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东湖大院 邮编:350001 技术支持:影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