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捍卫森林

——钟景辉事迹介绍

钟景辉,男,1974年2月生,福建省武平县人,中共党员。1999年6月毕业于福建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12月至今在泉州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工作,现任站长、高级工程师。兼任福建省植保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福建省林学会第七届森保专委会常务委员,泉州市林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钟景辉同志长期从事基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紧密结合防控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推广和服务工作。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等林业灾害防控国家、省自然基金、科技专项研究、推广项目10项,完成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3)、二等奖1项(排名第2)、市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发表论文22篇(其中第1作者11篇)。获“首届泉州青年科技奖”、“第十一届福建青年科技奖”,“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泉州市优秀人才”、“泉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03年2月他主持单位工作以来,该单位2004年7月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森林保护十佳集体”,被省林业厅授予2005-2007年度、2008-2011年度“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松材线虫病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近年来全国、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点和难点。钟景辉同志抓住工作重点,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松材线虫病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了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方法。鉴于松材线虫病对松树植物的毁灭性和及时发现疫情对疫情控制中的关键作用,早期诊断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面对松材线虫病快速扩散蔓延的趋势和早期诊断技术瓶径,钟景辉同志提出早期、准确诊断的实践需要,与厦门大学老师合作开展“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检测管的研制和应用”项目研究,根据线虫头部有化学感受器接收微生物分泌的生化信息的原理,研发出含有特定微生物、适合林业作业特点的“松材线虫早期诊断检测管”,插入松树体上,使松树中的线虫被诱引出来,直接获得线虫进而进行形态鉴定从而实现准确的早期诊断。相比打孔流胶法、指示剂法等其他早期诊断法,检测管法具有直接获得病原、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应用广泛等优点,获国家技术专利。该项技术对松材线虫病较轻的孤立发生区、风景名胜区、有枯死松树分布但尚未检测到松材线虫的地区有效监测,鉴别病原,及早发现疫点并组织扑灭,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获2004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3)。2008年,国家林业局批准由国家森林病虫防治总站纪检书记、教授级高工李永成为项目负责人的《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检测管应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申请。同年8月28-30日,国家森防总站在泉州市召开了项目启动会。此后,福建、浙江、江西、湖北、重庆等地相继开展应用推广,为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了松材线虫快速分离方法。木材产品和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速度,关系到检测覆盖面和货物通关速率,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货主等待时间意义重大。传统的松材线虫分离方法,需要劈取样品带回实验室采用贝尔曼漏斗进行分离,需要的时间长(常温下需要约24小时),取样工作量大。钟景辉同志提出减轻劳动(免削木片)、实现快速分离的实践问题,与厦门大学老师合作开展“松材线虫快速分离器的研制与应用”项目研究。根据压差原理,研制出便于携带的“松材线虫快速分离器”,使木材中的线虫被迅速通过的水流顺利带出而实现快速分离,直接获得病原线虫进而镜检、判断。与贝尔曼漏斗法相比,快速分离器分离速度快,可在20分钟内完成;操作方便,免劈木头、免削片,大大减轻检验检疫人员的劳动量,获国家技术专利。快速分离器对检疫检验、林业系统检疫检验人员开展松圆盘、木板、包装板、枝条及松木质包装材料的快速检测,加快木材产品和木质包装材料的通关过卡速度,提高检测覆盖面具有重要意义,获2009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2)。目前,快速分离器已进入一些地区政府采购目录,福建、安徽、辽宁、湖南、四川、云南等省开展了快速分离器的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大力推广松材线虫病防控先进技术。积极参与“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及引诱剂(器)推广应用”、“松材线虫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研究与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及时发现了泉州市丰泽区等7个疫点。大力推广省林科院主持完成的“松材线虫病监测及松墨天牛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和“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成果,对全市松林全面监测,对孤立疫点采取改造寄主措施,对生态区位重要疫点采取综合控制技术,先后拔除了永春、惠安、洛江3个疫区,石狮灾害有效、持续控制。2009年6月在省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治指挥部召开的全省(福州)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遵循自然,保护生态,松突圆蚧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重要成绩

钟景辉同志积极与福建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合作,开展“松突圆蚧及其引天敌花角蚜小蜂对低温的抵御及生理适应”、“松突圆蚧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重点开展了松突圆蚧及其天敌花角蚜小蜂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方面的研究。2002年5月他参加“赴日本输引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天敌”,协助负责引进天敌率先在泉州地区的林间定殖和人工扩繁技术工作,成功协助建立了省级花角蚜小蜂天敌基地,为全省应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奠定了的基础。2005年主持完成市科技局Z200209课题,研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获2006年泉州市科技奖二等奖(本人排名第1)。2003-2008年主持在泉州市洛江、南安等9个县(市、区)地建立了42个生物防治示范点,防治面积累计达15万亩,大大减轻了松突圆蚧的危害程度,及时、有效控制了灾情。2005、2006年他两次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上介绍泉州市防治经验。

3.科技下乡,服务林农,推进无公害防治及开展技术服务取得明显进展

钟景辉同志坚持推行“无公害防治”、“服务林农促进增收”理念,参与“引进无公害蛋白诱剂技术防控灾害性实蝇”、“木麻黄毒蛾绿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应用的研究”、“森林害虫白僵菌专化性生物杀虫剂中试与示范”等研究与推广工作,坚持应用白僵菌生物制剂开展预防工作,辖区松毛虫等食叶害虫连续25年未成灾。认真指导名木古树、花卉、经济林果病虫害、家白蚁防治。他主持完成泉州市首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昆虫资源调查。及时发现并组织扑灭了泉港区桉树焦枯病,惠安县、南安市红棕象甲等疫情。他主持编写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获泉州市农函大首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优秀课件二等奖,还参与《海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编著。3篇论文获省、市自然科学、专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近5年来,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组织防控松材线虫病等林业灾害20.2万亩,挽回经济损失10100多万元,有力地保护区域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钟景辉同志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年轻的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他身上已有不少光环。这些光环是组织对他的肯定,是社会给他的财富,更是他坚持科技工作的动力。他把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老师的系统教育培养、前人研究成果的积淀、先进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以及协同协作、坚持探索的工作方法。他说,“成绩属于昨天,明天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愿他今后的路走的更宽、更远,为绿色保卫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0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4284号
主办单位: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电话:0591—87532781/87532925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东湖大院 邮编:350001 技术支持:影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