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创新的“留守”青年

——王明盛事迹介绍

      王明盛,男,197710月生于福建省寿宁县,现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1999年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至今,期间从助理研究员开始经过六年半时间一步一步晋升到了研究员岗位,是福建物构所完全自己培养的极少数几个青年研究员之一。

      他早期师从黄锦顺研究员和郭国聪研究员开展晶体生长和结构化学研究,近年致力于发展在照明、显示、生物成像、强光防护、防伪、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发光和变色材料,针对“变色过程的优化”和“白光的调制”两个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1)围绕“变色过程的优化”这个问题,发现容易形成稳定电荷分离态的结构有利于变色,反之有利发光,由此提出并验证了利于光致变色的结构设计新策略,发展出一个数量庞大的光致变色材料新体系;揭示了影响变色性能的一些关键结构因素,同时实现了室温“广谱”X射线变色材料零的突破,为工业探伤和医疗领域寻找到了一种能够多次使用、一步成像、显色多样的自显影感光胶片;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策略,首次利用电子转移光致变色特性实现了块材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高效可逆调控,为光致变色材料实现信息存储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无损信息读取手段。

      2)围绕“白光的调制”这个问题,巧妙地把这两种发色互补的无机和有机组分组装到一个化合物中,并通过改变激发波长首次实现了配合物的近纯白光输出,同时利用无机基质发光和有机缺陷发光的复合策略,首次实现了硼酸盐的自激活发白光。利用这类单相白光材料制成LED,可以克服传统白光LED存在的色温不一致、显色指数不稳定、操作繁琐等不足,因此这些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他尚未出国留学过,但坚信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留守”的青年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并秉持一丝不苟的执着精神,同样可以在国内取得好成绩。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迄今他已发表了93SCI论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两个国际权威刊物发表5篇论文、应邀撰写综述论文1篇。文章总被他引1590多次,H因子24。第一/通讯作者论文中,一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一篇被评下载量TOP1论文,单篇最高他引136次,篇均他引16次。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等项目6项,多次应邀为J Am Chem SocChem CommunInorg ChemCrystEngComm等期刊审稿。由于成绩优秀,他也获得了2013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3完成人)、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并入选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谈起这次获得福建省运盛青年奖,他非常感谢福建省科协和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认为获奖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也是一种鞭策。前辈仍然在努力,年轻一代更需迎头赶上,并扛起“科技创新”这面大旗。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其中一个旗手。

Copyright © 200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4284号
主办单位: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电话:0591—87532781/87532925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东湖大院 邮编:350001 技术支持:影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