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潜心学术
——陈英玉事迹介绍
陈英玉,女,1978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2010年6月获得福建医科大学内科血液病学医学博士学位, 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美国Wisconsin血液研究所博士后,2016年入选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年5月至今,美国Wisconsin血液研究所、Wisconsin医学院访问学者,2018年7月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教授。她爱党爱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严谨求精科学精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专注科研,在血友病基因治疗和抗白血病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和国内同行公认的较好学术成绩。
一、 主持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美国国家血友病研究基金JGP博士后专项基金(Judith Graham Pool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hip,National Hemophilia Foundation in the U.S.A.)、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诺和诺德中国血友病研究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攀登项目等7项国内外科研课题,是同期获得后两项基金资助人员中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PI)。记忆犹新的是,基于美方合作导师Qizhen Shi教授、美国Wisconsin血液研究所所长Gilbert C.White教授、国内博士生导师胡建达教授三方强力联合推荐,以及陈英玉博士扎实的前期研究工作背景,她在访美第一年内即作为独立申请人获得美国国家血友病研究基金JGP博士后专项基金资助,经费额度为8.4万美元(2011.07-2013.06),全美每届仅授予两个名额,她是该基金资助的第一个中国籍博士后,也是她科研生涯中作为独立PI执行的第一个重要基金项目。
二、论文和国际同行评价
以上基金的支持为她顺利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的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进展。先后共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著15篇,其中,近4年JCR 3区以上SCI源专业学术期刊占8篇,总影响因子(IF)达到43分。JCR 2区以上期刊占4篇,分别是JCR医学1 区Top期刊Blood(IF 13.2)1篇, 医学1 区Top期刊Molecular Therapy(IF 6.2)1篇, 医学2 区期刊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Haemostasis(IF 4.9)1篇, 生物生理学2区期刊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IF 5.5) 1篇。2014年以来,平均每年在SCI源英文期刊发表研究论著1-2篇。2016年3月陈英玉博士第一作者论著“The immunogenicity ofplatelet-derived FⅧ in hemophilia A mice withor without pre-existing anti-FⅧ immunity”发表于血液学顶级期刊Blood,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表达凝血因子Ⅷ (FⅧ)的血小板在血友病A及其抗Ⅷ抗体模型体内不具有免疫原性,可进行重复多次输注,不会激发血友病A模型动物产生初始及记忆性Ⅷ免疫应答,提示该输注疗法有望为血友病A特别是产生抗FⅧ抗体的重型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被Blood主编推选为当期杂志研究亮点(Issue Highlights),以杂志封面标题论著推荐予以发表。该研究论文同时获美国Pittsburg大学Western Pennsylvania 血友病中心主任Ragni教授同期Blood撰文,发表专评,给予高度评价。Ragni教授在评论结论中写道:“This platelet FⅧ approach may provide amuch needed therapeutic alternative to current therapies for hemophiliapatients with inhibitors”。此外,陈英玉博士还先后在基因治疗领域代表性期刊Molecular Therapy和止血血栓领域国际权威性期刊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发表第一作者论著,阐明慢病毒介导的血小板源FⅧ和FⅨ基因疗法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可将FⅧ和FⅨ蛋白持续稳定表达于血友病模型鼠血小板,发挥止凝血功能疗效的同时,能够诱导CD4+ T 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提示血小板源基因治疗血友病具有独特疗效优势。2010年至今,她的研究进展先后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国际血栓和止血会议(ISTH)国际会议大会汇报或壁报交流8次,相继在第15届和第16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做大会发言报告,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血液学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三、专利和科研奖项
2013年至今,在抗白血病基础研究领域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3项,另有1项专利申请目前已完成二审答辩,专利权人均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其中,2013年5月份正式授权的第一项专利“大黄素作为急性白血病化疗药物的增敏剂和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应用”是她在开展博士学位课题期间申请的,也是其博士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交的一作国际会议论文“Targeting FVIII expressionto platelets induces immune tolerance in hemophilia A mice with or withoutpre-existing anti-FVIII immunity”和“Lentivirus- mediatedplatelet gene therapy corrects bleeding diathesis and induces immune tolerancein murine hemophilia B mice”分别被授予第53、54届美国血液学年会奖 Abstract Achievement Award。2016年12月2篇研究论文分别获得第12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2017年10月在第16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大会青年论坛全英文报告“Immune tolerance developedin platelet-targeted FVIII gene therapy in hemophilia A mice is CD4+T cell-mediated”喜获“优秀青年论文奖”唯一一等奖,最令她开心和鼓舞的是,该奖项由院长和院士共同亲自颁发,两位尊敬的血液学前辈的勉励深深激励着她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四、教学和社会团体工作
负责承担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本科生授课以及本科生指导教师任务,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深受周围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学生评教曾位列全校同职级教师前20%。也因为她认真负责、努力进取和积极奉献的工作精神,被推荐当选为福建省药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018年8月同时应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JCR 2区 IF 5.5)和Journal of Nutrition andHealth杂志主编邀请,做为两家专业学术英文期刊审稿专家。
科研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总是在曲折中行进。忘不了历时数月全力以赴的研究方案以失败告终时的焦灼心情,忘不了论文投稿和基金申报前后无数个不眠之夜,但更享受试验成功、稿件录用和项目获批时刻抑制不住的喜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唯有不惧挫折,勇于锐意进取,付诸足够努力,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方能拨云见日,顿悟其中科学真谛。藉此运盛青年科技奖共勉之,期待她的不断探索能够造福于更多的血液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