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昆虫传毒“伎俩”,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陈勇事迹介绍

陈勇,男,19837月出生于安徽省巢湖市。20136月获中山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7月至201512月在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出站后被引进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聘为副研究员,兼任福建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陈勇博士主要从事媒介昆虫传播病害机制与昆虫生态学研究,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推进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他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省农科院青年创新团队等10余项纵向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5完成人)、神农福建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第8完成人);12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转让企业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第一或通讯作者20篇(SCI刊物论文12篇),参与出版著作1部,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次(第1作者)。入职以来先后入选了福建省首批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省农科院青年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青年科技英才百人计划2022年被授予第十九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一、面向前沿科学问题,揭示媒介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机制

植物病毒病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是导致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陈勇博士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着眼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重点开展媒介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机理、昆虫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首次揭示病毒病原利用共生菌协助其垂直传播导致田间病害流行的机制,研究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促进了人们对虫媒病毒传播机制的新认识;揭示了水稻瘤矮病毒侵染诱导细胞形成包裹病毒的自噬体,并促进病毒在昆虫中肠组织的扩散,完善了植物病毒在细胞间扩散的新模型;通过田间病害发生为害情况及媒介昆虫越冬种群数量调查,解析了在我国流行近40年的水稻瘤矮病毒间歇性暴发成灾的机理;揭示了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促进入侵西花蓟马种群快速取代本土蓟马种群的内在生物学机制;阐明了植物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引诱媒介昆虫取食的分子机制。这些创新性研究成果,拓展了对媒介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分子机制的认识,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二、坚持做有用的科研,参与研发害虫控制关键技术

针对我国蔬菜、果树、茶叶等农作物上害虫猖獗为害的突出问题,陈勇博士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害虫引诱剂和缓释诱芯研发、诱杀装备创制以及应用技术模式开发。诱杀技术产品销售到30多个省(区、市)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地区),在政府采购中20多次。相关科研成果重要作物害虫诱杀技术及产品研发应用获得神农福建农业科技一等奖(排名第八)。参与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蟑螂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转让给梅州市虫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开始规模化生产并在全国上市销售。

三、积极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陈勇博士本着人才下沉、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参加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承担福建省科技特派员任务,无偿开展水稻、果树、蔬菜病虫害鉴定与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区域病虫害防治水平和农产品安全水平,合作企业通过安全高效药剂以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生产基地实现农药零增长目标,被授予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食品专供基地,实现农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同步增长;与泉州市绿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泉州市专家工作站,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产品的研发,相关产品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参与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的研发与科技创新能力;入选2019年福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备选)名单,为建设乡村生态文明贡献了力量。

四、注重协作,引领团队发展

陈勇博士担任福建省农科院青年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组建了刺(锉)吸式害虫研究团队,建立了适合刺(锉)吸式口器昆虫传毒机制研究的特色平台,研究团队现有固定人员(4名)及外聘科研辅助人员与研究生近10人,形成梯队合理、稳定的科研队伍;团队借鉴其他学科先进技术解决本学科的难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近年来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科技人才项目资助,诸多创新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Pest Science Pest Management Scienc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昆虫学报等本领域国内外顶级刊物上。陈勇博士作为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参与培养研究生10多名,多人毕业后成为农业战线的骨干力量。

Copyright © 200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4284号
主办单位:福建运盛青年基金会 电话:0591—87532781/87532925 地址:福州市东大路73号东湖大院 邮编:350001 技术支持:影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