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万物互联趋势加剧和数据需求激增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曲线球”系统,可高速稳定传递超高频信号。这一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动态塑造无线信号的传输路径,就像“曲线球”一样绕过障碍物,从而维持稳定、高速的通信连接,可应对万物互联趋势加剧和数据需求激增难题。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超高频信号,尤其是位于微波频谱上端的亚太...
2025-08-20
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域合成抗菌剂的绿色替代品。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12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采用简便的水基提取法,从桦木屑、麦秸和燕麦壳中分离出高纯度木质素。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不仅对无...
2025-08-1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高效率和长寿命而备受关注,但其运行温度通常高达700—800℃,需使用昂贵的耐高温材料,这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可在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有望推动低成本、低温SOFC的开发,并可大幅加快其商业化进程。SOFC采用陶瓷作为电解质,运行温度高,适合固定式发电。如果将陶瓷...
2025-08-13
图为穿戴神经运动手环后演示各种手势的画面。图片来源:Meta现实实验室《自然》杂志23日报道,美国Meta公司推出的一款全新神经运动手环,能让用户通过手写动作这类手势与计算机进行交互。这种装置将手腕处肌肉运动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计算机指令,同时无需个性化校准或侵入性手术。该成果标志着高性能生物信号解码器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其能让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更丝滑,并扩大...
2025-07-24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快速、精确的新型3D打印技术,利用一种新型树脂,在同一物体中无缝融合柔软与坚硬两种性能区域。该方法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光,触发不同的化学反应,使材料在打印过程中自然过渡,如同骨骼与软骨、关节与韧带的连接结构。这一突破为开发下一代假肢、柔性医疗器械和可拉伸电子产品提供了新路径。相关成果1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杂...
2025-07-02
低能耗放大器仅在读取量子比特信息时启动。图片来源: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科学家研制出一款革命性的放大器。这款设备不仅能耗仅为现有顶级放大器的十分之一,还创新性地采用脉冲操作模式,即仅在读取量子比特信息时“激活”,从而大幅减少量子系统的退相干效应,向扩大量子计算机规模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微波论与技术汇刊》杂志。作...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