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与中山大学共建的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以下简称“高能非弹谱仪”)在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园区揭牌,这是CSNS首台非弹性散射类型谱仪,也是国内首台中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填补了我国百meV以上中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的空白。高能非弹谱仪是散裂中子源建设的八台合作谱仪之一。自2019年9月开始,建设团队攻克了...
2023-11-13
【最新发现与创新】 记者7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紧凑型加速器质谱仪(AMS),整套系统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较传统装置缩小2/3,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核分析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加速器质谱仪的高灵敏分析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器质谱是用于微量元素分析、稀有粒子探测、微量长寿命同位素分析等极为重要的方法,可实现极...
2023-11-08
为下一代非常规计算奠定基础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论文,俄罗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院物理学家团队在室温量子光流体(又名极化凝聚体)的空间操纵和能量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标志着高速、全光学极化逻辑器件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种逻辑器件长期以来都是下一代非常规计算的关键。极化子是光和物质耦合形成的混合粒子,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可以通过其物质成分...
2023-11-02
【最新发现与创新】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近期在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拼接主动光学技术方面,解决了边缘传感器短周期定标的频率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环形拼接方案,这意味着在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光学快报》上发表。研究基于云南天文台拼接主动光学实验系统,模拟分析了在大气湍流环境下,不同探测子孔径尺寸和曝光时间对光学共相探测误差影...
2023-10-30
半导体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但它们也有局限性。半导体中会产生激子(电子-空穴对),这意味着能量以热的形式损失,信息传输是有速度限制的。发表在26日《科学》杂志的论文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家团队描述了迄今为止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半导体:一种名为Re6Se8Cl2的超原子材料。任何材料的原子结构都会振动,从而产生被称为声子的量子粒子。激子则是由电子和空穴之间的相互...
2023-10-27
仅持续百万分之一秒通常,快速射电暴(FRB)只持续千分之一秒,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发现了新的FRB,每个仅持续百万分之一秒(1微秒),是迄今观察到的“寿命”最短的FRB。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自2007年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监测天空中的FRB,探索其来源,其中一种可能的来源是一种超磁性死星——磁星。最新研...
2023-10-26
荷兰莱顿大学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团队进行了迄今已知最大规模的宇宙学计算机模拟,不仅跟踪暗物质,还跟踪普通物质(如行星、恒星和星系等),从而管窥宇宙是如何进化的。相关3篇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名为FLAMINGO的模拟根据物理定律计算宇宙所有组成部分(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演化。研究团队指出,为使这种模拟成为可能,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代...
2023-10-25
可用于从无损成像到芯片制造等各种应用由准粒子驱动的超亮光源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自然·光子学》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正在重新思考辐射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旨在创造超亮光源。在《自然·光子学》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葡萄牙里斯本高等理工学院、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法国光学应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准粒子产生光源的方法,其与当今最先进的光...
2023-10-23
在不破坏量子比特的情况下另辟蹊径美国和法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揭示量子计算机出错位置的新方法,将识别量子计算错误的能力提升了10倍。这一研究将促进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研制。相关论文发表于1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近30年来,物理学家一直在不断改进量子比特性能,使其不那么脆弱也不容易出错,但无论怎样,有些错误不可避免。量子计算机未来发展面临的核心障碍之一是能够...
2023-10-13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发现,宇宙早期的明亮星系可能是大质量恒星形成爆发的产物,这种形成爆发使早期星系比人们对“宇宙黎明”的预期更亮。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从第一次“看到”遥远的宇宙开始,JWST让人们对宇宙的早期历史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发现了一系列可追溯到“宇宙黎明”这一神秘时期的星系。但宇宙...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