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不含金属的果冻状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而坚韧,同时可以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图片来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这种材料可制成打印墨水,有朝一日或成为功能性凝胶基电极,且具有生物组织的...
2023-06-20
掌握DNA分子的“车流速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改进纳米孔技术,该技术可让DNA分子通过膜上的小孔以测量离子电流,研究人员则可以通过分析核苷酸在电流通过时的扰动情况,来确定DNA的核苷酸序列。该研究19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分子的快速运动使得对其实现高精度分析具有挑战性。EPFL团队成员称,将纳米孔的灵敏度与扫描离子电导显...
2023-06-20
仅需一次转化——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太阳能反应堆,可将捕获的二氧化碳(CO2)和塑料废物转化为可持续燃料和其他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在测试中,CO2被转化为合成气,这是可持续液体燃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塑料瓶则被转化为广泛用于化妆品行业的乙醇酸。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焦耳》杂志上。剑桥大学化学系欧文·赖斯纳领导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开发可持续、净零碳燃料,...
2023-06-19
(a)六方氮化硼中的硼空位缺陷。空位可充当用于磁场测量的原子大小的量子传感器,对磁场敏感,就像一个纳米“磁针”。(b)量子传感器纳米阵列的光致发光可反应磁场的变化。图片来源:东京大学研究团队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利用六方氮化硼二维层中的硼空位,首次完成了在纳米级排列量子传感器的精细任务,从而能够检测磁场中的极小变化,实现了高分辨率磁场成像。氮化硼是一种含有氮...
2023-06-16
可将太阳能电池板尺寸减小百分之三十新型材料将有机和无机材料结合,可吸收低能量光并将其转化为高能量光。图片来源: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创造了一种新型材料,可吸收低能量光并将其转化为高能量光。这种新材料由超小硅纳米粒子和有机分子组成,能有效地在其有机和无机成分之间移动电子,可用于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更精确的...
2023-06-14
【创新连线·俄罗斯】俄罗斯维亚特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新的食物3D打印技术和许多新的“生物墨水”配方。与类似的技术不同,此项技术运用植物愈伤组织,可像设计师一样用所需的生化参数来“准备”菜肴。未来,这项技术将成为管理饮食行为的方法之一,因为通过它可以创造出有营养的、色香味俱全且由规定材质组成的食物。相关研究已发布在《凝胶》杂志上。愈伤组织细胞是...
2023-06-13
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一种既坚硬又善于吸振的新材料。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材料的某些特征通常是相互排斥的:大部分材料要么很坚硬,要么可以很好地吸收振动,但很少有材料兼而有之。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荷兰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材料,既坚硬又擅长吸收振动,而且还很轻,可广泛应用于从纳米级设计到航空航天工程等多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已刊发于最新一期《先进材料》...
2023-06-07
可用作神经形态计算的人造突触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试图复制人脑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他们制造出了一种新的接口型忆阻设备。研究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和可靠性,可用作下一代神经形态计算的人造突触。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智能系统》杂志。研究团队指出,与冯·诺依曼架构的数字计算不同,受生物系统启发的神经形态计算能像大脑一样工作。...
2023-06-06
【寻材问料】6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者利用核径迹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锂负极框架构型。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上。“探究高性能电池负极材料的理想框架构型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科学问题。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产生枝晶等问题阻碍...
2023-06-05
有望造出有类似人类触觉的机器人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一种多层薄膜传感器,这种人造电子皮肤可在愈合过程中自动重新排列。这是模仿人类皮肤的关键一步。这一进步预示着一个机器人和假肢新时代或将到来,未来它们将拥有类似人类触觉的自愈合成材料制造的“皮肤”。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克里斯·库珀表示,人类皮肤有很多层,...
2023-06-05